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报考在线 >> 教育论文 >> 热点专题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高考志愿选择:挑基础学科还是选应用专业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5

    本报讯(记者 姜殿军) 高考在即,如何报个好志愿是家长和考生面临的一大难关。北京考试报与新浪考试频道联合调查结果显示,72%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应用专业。

  针对高考志愿填报,北京考试报与新浪考试频道正在开展系列调查,“报基础学科还是选应用专业”是调查话题之一。截至4月3日18时,本次调查共有1300人参加,其中家长779 人,占59.92%,大学毕业生 214人,占16.46%,中学生179 人,占13.77%,大学生 128人 -->,占9.85%。其中, 938人倾向于选择应用专业,占调查对象人数的72.15%,362 人倾向于选择基础学科,占 27.85%。

  在选择基础学科的人中, 33.79%的人觉得选择基础学科“将来发展前景好”,另有26.48%觉得“读研时选择余地大”是他们选择基础学科的理由。此外,热爱基础学科、想搞科研、出国机会多也是选择基础学科的理由之一。

  在选择应用学科的人中,54.49%的人认为“就业机会多”是他们选择应用学科的理由,还有22.21% 觉得应用学科“专业性强”,9.08% 的人觉得应用学科“工资待遇高”。

  在理科生首选的基础学科中,数学以51.68%的比例名列第一,其次是物理 、生物、化学和地理。理科生首选的应用学科是电子工程,占到 52.07%,其次是计算机类、自动化、机械工程。

  文科生首选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占 53.11%,其次是中文、历史、哲学。文科生首选的应用学科是经济管理,占53.51%,其次是外语、会计、市场营销和新闻。

  专家说

  专业选择与认知有关

  沈望舒——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现在基础科学的专业点击率不是很高,这与大多数人的认知有很大关系。考生与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对学科的了解、认识都很不充分。首先,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人们界定不是很清楚;其次,无论基础还是应用学科,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大家很不明了。

  人们选择专业,往往选择用得上的,在社会上受尊重的,很在乎别人的看法,一般选择都是大家都看好的,无形中别人的看法就变成自己的看法,别人的选择就变成自己的选择。基础学科大多比较抽象,与人们的认知有距离,人们接触得少,理解得少。实用性学科更多是感性的东西,人们对其有直接的认识与理解。应用性的专业自然认知上要优于基础性专业。因此,人们更有理由说服自己选择应用性学科。

  社会上的行业,大多数人都是从事应用性的,直接服务的,间接服务性行业就少了许多,而为行业提供服务的行业就更少,因此从社会需求说,也是应用性专业高于基础性专业。因此,从需求决定的角度说,选择、从事基础科学的人数毕竟还是少数。

  教育专家说

  专业选择与社会需求有出入

  王晓华——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教育专业副教授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如下几个特点。

  同考生相比,家长对于志愿的关注程度明显更高。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长的期望值、家长的意愿影响也比较大。如何凸现考生自己在志愿选择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社会总的价值取向,更关注应用学科。选择应用学科的意向远远大于选择基础学科的意向。这说明整个社会更关注当前的一些热门专业,对长远发展的关注要少一些。

  这种价值选择反映出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务实性态度。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这个压力已经直接反映到高考志愿的填报上。从调查结果来看,家长和考生对于大学生的“出口”问题十分关注,包括就业、出国、考研等等。另外也反映出考生本人在选择专业时,对专业的认知、热爱因素所占比例较低。尤其是对一些影响到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学科来说,考生出于兴趣、爱好而选择的比例比较低。

  家长和考生对热门专业的选择,同社会的人才需求有出入。比如说经济管理、会计这两个专业的人才,近年来已经相对饱和,而在调查中却稳居前三。这反映出家长对于社会人才结构变化的了解程度较低,主要是根据现在的流行专业来选择,对专业未来的发展缺乏预测。专业是在变化的,在4年之后的发展情况如何,家长缺乏了解。同时也说明高校的专业情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等信息的开放还要加强,包括信息发布、沟通的渠道等。

  对于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来说,并不存在绝对的好坏。就选择专业来说,我想提四点建议。一是选择专业时要依据考生的愿望,家长要和考生沟通,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二是家长要了解一下高校的专业情况和社会人才结构的变化,确保信息足够充分。对于后者,劳动部门每年都会公布相应的信息,而家长们往往缺少关注。三是对于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要辩证地看。应用学科实用性强,但知识的淘汰更新快,原有的知识结构容易落伍。基础学科在本科阶段主要是培养能力,但对将来发展也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四是专业本身在不断变化,一个专业背景不能决定一生的职业生涯。国外的人力资源机构做过调查,一个人一生平均有3—4次变换职业的机会。在职业的变化方面,学应用专业的人相对不足,学基础学科的人适应性更广。

  考虑角度不同选择不同

  席巧娟——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高考志愿,如果是学生自己考虑,主要是对学科的兴趣;如果是家长参与比较多的话,更多的是从就业的角度考虑,因为家长社会经验比较丰富,对孩子未来工作安排更关心。

  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到底哪个好?应该说,都好,但考虑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会有所不同。有的人从学校的办学实力来考虑,有的人从就业情况考虑,得出的结果自然就不同。不同学科的培养方向是不同的,基础学科的培养首先是要打好厚实的基础,为将来深造做准备。如果孩子将来希望留学,或者做研究型人才,选择基础学科更合适一些。如果从求职的角度来说,选择应用学科,机会更多一些。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学科,关键是看考虑的角度,是注重个人的长远发展,还是选择就业热门专业?举个例子,前几年,生命科学相对热门,报考的人很多。这个专业出国比较容易,但是在国内的就业情况并不是很好。再比如,这两年IT行业的就业比较好,很多人就选报了通信、电子技术等专业。另外还要考虑社会需求的问题,像考古、哲学这样的专业,就业的去向主要是去学校,或者做研究,社会需求量比较少。我建议要给中学生做一个职业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一样,选择的专业就不同。现在的情况是,有一些学生只认专业,另外一些学生盲目地选学校。有些专业需求大,就业热门,但是在报考时竞争也激烈,分数段高,考生还要考虑自己的愿望能否达成的问题。如果有实力竞争,选择的余地就大;如果分数较低,就不该挑剔,争取有学上为先。

  填报高考志愿,是高三学生面临的一次重大人生选择。这次选择,会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有的人也许会因此走得顺利,有的人可能会因此受一些挫折。

  招办主任说

  基础学科发展方向宽泛

  涂青云——北京师范大学招办主任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走向高端,大学教育逐步变成一种大众化教育,在这种背景下,我觉得在本科阶段学基础学科对一生发展都很有好处。

  比方说要想当一个好律师,就应该具有相关的人文知识背景,除了法律专业知识外,必然还要对社会、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有足够的了解。

  拿我们学校来说,物理、数学专业的本科生在毕业时,可以选择读研的机会很多。比方说免试推荐中科院、清华等研究机构和大学,推荐到本系,推荐到生物、经济、教育、心理等专业。再比如,某高校计算机系有7名院士,其中5名是学数学出身,2名学物理出身,没有学计算机起家的。这就说明基础学科的功底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会起很重要的作用。现在本科生已经相对饱和,如果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应该选择继续深造。如果本科学的专业太专门,发展面太窄,将来转学其他专业或者转行都比较困难。如果学物理、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转学其他专业就比较容易,比方说从数学转学经济,从物理转学电子等,个人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过来人说

  应用学科与社会发展更紧密

  李峰——外贸公司销售经理

  在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我一直在外贸公司从事化工进出口工作,以前大学专业知识也能用上一些,工作还算对口。但是进入实际工作后总有大学知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我觉得如果不是对某个专业特别热爱,特别感兴趣,还是应该选择应用性学科来学习。因为,计算机、高分子材料、汽车制造、土木工程等应用性学科与社会发展紧密,更容易适应新行业的发展,除了毕业生找工作容易外,在工作中也较容易出成果,年轻人很快能实现价值。

  学基础学科得有天分

  李宁——报社记者

  我觉得一般学生还是选择实用一点的学科。基础学科太深厚,像文、史、哲这些专业用博大精深形容一点不为过,仅经典著作都能堆成山。我觉得学这样的专业得有勇气,有毅力,更需要有天分。无论基础性学科还是应用性学科,都要学以致用。但是,如果选择了基础性学科,却没有能力学好,或者不能钻,最终只是从一个庞大而深厚的学科中摘取一点皮毛,反而起不到基础性作用,我认为这是最不实用的浪费。

  上大学的时候新闻与中文不分家,但是仍觉得中文需要学得太多了,要学好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届学生中总能出现一、两个“牛人”,一般都是那些从小爱好中文,又有很好的基础,而上大学期间特勤奋的人,真有“读书破万卷”的气势与毅力。这样的同学毕业后都选择深造,继续在这个学科中做下去。而一般的同学达不到这个层次,虽然大家也都毕业了,工作时还是到新闻、出版、教育等领域,与纯粹的中文有一定距离。

                                           龚文正在讲解考生专业选择评估系统 信报记者 刘志坚/摄

心理学博士针砭乱报高考志愿 九成盲目填报专业

  龚文博士的专业是心理学,可这段时间以来他却陡然“走红”,人们迎接他像是迎接一位当红的演艺明星。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龚文为10万人“传过经”,现在,每个月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全国各地作巡回报告。和别人不同的是,龚文作报告的地点在中学课堂,听众都是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作为北大方正教育心理研究院的院长,两年时间里,龚文为一万多名高考学生做过专业选择评估。他说,现在有很多高考生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在专业选择上出现失误,他奔波于各地的目的也是为此,因为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是一项“科普”工作。

  九成考生

  盲目填报专业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指导高考考生填报志愿,考生专业选择评估方面,您是一位专家,在为考生作指导时,您认为现在考生在专业选择中存在的最大、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龚文(以下简称龚):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考生对所报专业了解程度不够,有些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北大方正教育心理研究院用两年时间,为全国的一万多名高中学生做了专业选择评估,从结果看,在现在高校招生的260多个专业目录中,大约有90%的专业考生并不了解。

  记:这个数字说明了考生在专业选择上确实需要科学指导,您这段时间一直在做这项工作吗?

  龚:是的。最近3个月的时间,我为将近10万名考生讲过有关“怎样科学地选择专业志愿”的课,现在,我一个月中有半个月时间是在全国各地巡回作报告,几乎跑遍了大江南北,我感觉,我正在做的是一项科普工作。

  记:您认为指导考生正确填报志愿是一项科普工作,那么,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存在着哪些误区呢?

  龚:我一直认为指导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是一项重要的科普工作,因为大多数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考大学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报名、考试问题,而是关系到考生今后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大事情,具体到高考志愿怎样填报,也不是考北大还是考清华之间的选择,问题严重时可以关系到考生将来的路该怎么走。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在大学里学习了四年,却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毕业后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该干些什么,改行的人比比皆是。还有一些人,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的确与大学所学的专业有关,但干得一直不开心,这些人很多都是因为自己在高考前稀里糊涂地报了某个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我也见过一些考生,第一次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复读时由理科转为了文科,结果第二次高考却以高分被录取,其实这并不是复读起了主要作用,而是这个考生本来就适合学文科而不适合学理科。

  应用数学

  培养的不是老师

  记:您能具体讲一讲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最大的误区是什么吗?

  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误区很多,但家长和考生在选择高考志愿时,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顾名思义。

  记:能举个例子具体说明一下吗?

  龚:这样的例子与教训太多了。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曾经为一个考生作过专业选择测评,测试结果显示他比较适合学计算机专业,这个结果和他的兴趣基本上吻合,但这名考生平时成绩不是太好,而计算机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又比较高,所以害怕自己会落榜。我就问他和他的家长,是否知道应用数学专业,他们都说不知道,我又问这名考生是否知道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能从事什么工作?这位考生想了一会儿对我说,好像可以当中学数学老师。这就是对专业缺乏了解闹出的笑话,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都是在软件公司里做程序员,但由于考生和家长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在填志愿时自然不会去考虑改填这个专业。现在,不但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志愿时只是顾名思义,就连很多老师对高校的260个专业是学什么的也说不清楚。就拿刚才的例子说,一般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录取分数线都比应用数学专业高50分左右,如果考生因为差了几分而不能被计算机专业录取,也能被应用数学专业录取的,而且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也符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填报应用数学专业就会大大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专业选择测评

  提供20种选择

  记: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是不是有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把专业和职业等同起来了呢?

  龚:的确如此。曾经有一名高三女生告诉我,她很想学经济学,理由是将来准备成为一名企业家,而她却不知道经济学专业主要是培养研究与教学类的经济人才的;还有的考生把“新闻学”和“记者”、“法学”和“律师”等混为一谈,以为是一回事儿。类似这样的对专业认识模糊的例子可说是不胜枚举,这是时下的高考考生在专业选择时的一个误区,就是把职业与专业当成了一回事儿。

  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是否可以根据自己各学科的成绩来选择专业呢?

  龚:这是考生在高考专业选择上的另一个误区,他们把自己某一科的成绩当成了专业选择的主要依据。我指导过的一个姓周的女生,她的数学成绩在各科中是最好的,但她的专业选择评估结果却是人文社科类,这一点也不奇怪,成绩对专业选择有一定影响,但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专业方向是由综合素质决定的。

  如果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根据自己的各科成绩作出决断,那么全国高校恐怕只有20多个专业可供选择了。实际上,现在全国高校招生的专业目录有260多个,并划分出近1000个专业,这些专业很多考生都不知道。我认为,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寻找相关的专业,比如喜欢物理的,建筑工程、机械、计算机等都和物理相关,这些专业都可以报考。在通过我们的专业选择测评后,每个考生都会得到一份报告,报告中为考生推荐了20个适合的专业供选择,每个专业还提供一个适合指数,60分以上的适合指数,考生将来学习时不会太吃力,但适合指数在50分以下的专业,考生一定不要报考。

  报错专业

  导致厌学成风

  记:您认为高考中缺乏科学指导的原因是什么?

  龚:目前,大部分高考考生对招生专业的认识不够,要么是没听说过,要么听说过但不了解具体内容,这种情况和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中没有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有直接关系,而且,很多中学只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忽视了为考生提供科学的指导。

  记:在您的调查研究中,如果一名学生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会对自己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龚:除了退学、复读、转系之外,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厌学了。曾有一名女生在父亲的包办下选择了一个她不喜欢的专业,厌学情绪极其严重,最后把学校的电话亭砸了来出气,却也因此触犯了法律。考生盲目选择专业,会埋没自身在其他专业方面的潜能,不仅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造成了社会总人力资源的浪费,所以,考生在填报专业前进行科学的专业选择测评是很有必要的。

  填志愿

  不能完全依赖测评

  记:目前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主要的依据是什么呢?

  龚:家长、班主任的意见是主要的,有时考生也会参考自己的爱好、兴趣,但如果家长、班主任不是对考生有很深的了解,而考生本人也不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优势,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记:这些问题是什么?

  龚:大多数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是最了解的,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大包大办,再有就是盲目相信班主任,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的家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正确”想法成长,老师也希望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道路走,而学生从小就想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这种模式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家长和老师看到的往往是孩子设置的一种假象,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孩子,尤其是在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方面。

  记:如果考生比家长、老师更了解自己,在填报志愿时自己的意见是最重要的吗?

  龚:不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阶段,对自己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同时也是不稳定的。如果把考生集中起来一个月,让他们天天看有关医院的电影,他们可能都会想学医,看军人的片子,他们可能都想从军。考生并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职业是怎么回事,更搞不清楚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记:那么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是不是就完全依赖专业选择测评呢?

  龚:测评也并不能完全反映考生的专业方向,只是从一个侧面给考生提供一个建议。考生要把测评的结果给家长、老师、同学看,并结合他们的看法,把各方面的信息综合起来,才能了解自己有哪一方面的特长,哪些方面有稳定的发展而不是一时的兴趣。根据这些信息,考生填报的志愿才是科学合理的。

  中学

  应开职业指导课

  记:您认为科学的志愿填报包括哪些因素?

  龚:了解自己,了解专业,再寻找出一个与自己兴趣相关的结合点。

  记:怎样了解自己您已经作出了解释,那么考生怎样才能了解专业呢?

  龚:考生在填报志愿这段时间学习很紧张,如果花费太多时间去了解招生专业是没有必要的,最好是买一本介绍大学各专业的书。但值得注意的是,书店里有许多介绍大学专业的书,但有些专业介绍纯粹是专家写给专家看的,连我都看不懂。能让初中生都看得懂的专业介绍,考生看了才会有真正的收益。

  记:您所说的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专业结合点是不是就是让考生通过测评后,在推荐的20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与自己兴趣相关联的专业?

  龚:是的。

  记:最后,能提醒一下考生在报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吗?

  龚: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的专业,如果这个专业适合你,你学得就会比别人好,将来就会有发展。不要盲目地选择热门专业,专业本身就没有冷热之分,现在热并不等于将来还热,没有一个专业能热20年,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专业。另外,也不要一味迷信名牌大学,一定要根据所报专业在该大学的实际情况来定,有些名牌大学在某些专业的实力上并不如其他非名牌大学,比如想学化工,北京化工大学也许是最好的。最后,我想提醒学校的是,在中学里开展职业指导和规划是很有必要的,把职场中的优秀人才请来,让考生了解软件工程师、银行职员、记者等职业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很重要,而考生也不要到高考前才考虑选择专业,应该在高一时就注意志愿选择了。

  龚文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量学博士,1994年开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2000年后,专注于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2002年任北大方正教育心理研究院的院长,专业从事高考专业选择的研究和测评。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普通文章内蒙古新增9种专业学位 硕士点达到24种
    普通文章2011年河北省博士研究生5-15日网上报名
    普通文章2011年海南省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填报办法
    普通文章2011年高考山西艺术类共报考52442人增加
    普通文章高考报名1月10日结束 考生请及时填报个
    普通文章辽宁省2011年63573人报名考研 应届占65
    普通文章重庆今年报考研究生人数为28448名 增幅
    普通文章山建2011年招155名专业硕士
    普通文章高考今日起报名 海南省外借读生需提交审
    普通文章浙江高考加分公示内容删繁就简遭质疑
    最 新 推 荐
    推荐文章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戏剧节目评选
    推荐文章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名单
    推荐文章[图文]2008美国顶尖大学最新综合排名
    推荐文章内蒙古2008下半年自考继续实行网上报名
    推荐文章四川高考延考区本科各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推荐文章[图文]陕西:2008高考网上填志愿 数学英
    推荐文章过来人谈北京公考:亲历08年国考 备战08
    推荐文章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冬季联合招
    推荐文章中国毕业生出路最好的十所大学
    推荐文章教育部:2008年高考科目时间安排公布
    相 关 文 章
  • 弘扬东方文化 全世界目前已开设42所孔子

  • 江省普通高校美术类、音乐类专业考试成

  • 校园流行上网献花缅怀烈士

  • 提升人文素质丰富学生心灵 中文教育期待

  • 专题关注:未成年犯-“我想读书,找个好

  • 教辅发行渐成“变相垄断” 到底谁在获利

  • 校园流行上网献花缅怀烈士

  • 提升人文素质丰富学生心灵…

  • 图片新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